四川新聞聯播: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助力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2025-08-14 16:51:15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綠色金融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四川農商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在涼山州普格縣甘天地村,前段時間,西洛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并網投產,預計今年年均發電量可達3.5億千瓦時,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達1375小時。
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涼山分公司總經理 李建: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0.40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49萬噸,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
支持能源體系低碳轉型,金融機構要做好項目對接和信貸支持。在該項目投產前,為了解決前期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精準匹配項目建設周期需求,涼山農商銀行創新開發融資產品,首推“項目前期貸+項目貸款”組合貸款業務模式,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涼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格支行行長 林茂:我們前期配置了1年期項目前期貸款,有效滿足項目籌備階段的資金需求,同時提供優惠利率,降低融資成本;后期無縫銜接16年期的長期項目貸款,契合項目建設運營的資金回收周期。
堅決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金融機構也要積極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支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前段時間,阿壩州若爾蓋縣花湖生態保護區迎來首個破殼的雛鶴,它們的身影正由新安裝的3套設備記錄著。而這些新設備的使用,正是得益于當地農商銀行的綠色金融支持。
阿壩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若爾瑪:今年年初,我們以景區門票收益權為質押,向若爾蓋花湖景區投放貸款2100萬元,用于花湖濕地保護和景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截至目前,我行已先后投入信貸資金7900萬元,助力花湖生態保護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發展質量,更好服務綠色轉型發展,《四川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6)》明確提出,要推進綠色金融轉型金融協調發展。在省級綠色金融試點城市攀枝花,當地農商行以“服務農業低碳轉型”為戰略核心,這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就在去年落地四川首筆碳足跡掛鉤貸款10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發放了270萬元貸款。
四川攀香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余耀明:這筆貸款金額和利率與我們的減排成效深度掛鉤。貸款前,通過“銀企協同+第三方專業支持”的評估模式,已對我們采購、生產、加工全流程開展了碳足跡診斷,我們的減排效果雖然聽起來很“抽象”,但也能實實在在地轉化為融資資金。
攀枝花農商銀行信貸部副總經理 張曦:在探索這種模式的過程中,我們形成四大核心機制,精準識別開展碳足跡診斷,根據企業碳減排幅度動態定價利率,全流程管控并強化貸后動態監測,提供低碳技術對接等增值服務。這能更好服務傳統產業和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也能夠激發農業企業減排的內生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四川農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606億元、較年初凈增12.9億元,綠色債券余額187億元,同比增長14.72%。做深、做實、做細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將更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責任編輯: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