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農信資訊 > 媒體報道

【四川日報】激蕩金融活水 助推脫貧攻堅——四川農信涼山農商銀行推進金融精準扶貧

2021-05-12 19:18:51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225日,人民大會堂,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現場。

當天,涼山州三岔河鎮三河村第一書記李凱大步走上臺,領取“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獎牌。千里之外的三河村沸騰了,村民們圍著電視集中收看直播。門外,那塊四川農信授予的“信用戶”公示牌,在大涼山陽光下閃閃發亮。

從三河村到“懸崖村”,從涼山州最偏遠的村寨到最艱苦的環境,無處不閃現著農信人的身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涼山農商銀行員工用腳步丈量小康的距離,用一滴滴“金融活水”,匯聚起脫貧動力,在曾經貧瘠的土地上,澆灌出幸福之花。

“十三五”期間,涼山農商銀行各項貸款投放加速,貸款規模躍居全州第一;各項存款持續快速增長,存款市場份額穩步提升,較2015年提升2.56個百分點,存款規模位居全州第二;業務經營收益穩步增長,累計實現撥備前利潤48.14億元。

一種動能

聚焦產業扶貧,金融政策鼓起貧困老鄉的“錢袋子”

洛古有格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三河村大學生,2013年辭職回鄉組織成立了烏金豬養殖合作社。剛開始時,因資金短缺、籌款四處碰壁。涼山農商銀行了解到他的情況后,采取“央行扶貧再貸款+個人精準扶貧貸款”的模式,第一時間為其授信60萬元。

2018年,在涼山農商銀行信貸資金支持下,洛古有格帶頭成立了三河村肉牛養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員有110多戶,其中貧困戶有36戶。合作社社員平均增收3000多元,老鄉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

洛古有格的故事,只是涼山農商銀行支持涼山州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縮影——

強引領。“十三五”期間,涼山農商銀行以“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鏈模式和“政擔銀企戶”五方聯合模式,在“扶貧小貸”“婦女創業貸”等產品基礎上,推出“彝家新居按揭貸”“彝家脫貧產業貸”等多種信貸產品,努力滿足農戶的各類信貸需求。

建機制。涼山農商銀行建立“整村推進”機制,創新推動涼山農村產業發展。截至202012月末,全行已完成3724個行政村的“整村推進”工作,占全州所有行政村的99.55%。累計采集農戶信息78.75萬戶,建立農戶經濟檔案69.92萬戶,評級授信60.05萬戶,授信金額155.44億元;已用信40.56萬戶,用信金額123.96億元;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達78.61億元,較2015年凈增55億元;全州共有935個村打造成為“零不良”村。

改思路。在喜德縣探索“產業+生態修復+生態旅游”復合型發展模式,將生態修復與產業旅游經濟發展相結合,以“保證+股權質押+調劑資金撥付收入”作應收賬款質押擔保的方式,成功發放涼山首筆土地增減掛鉤項目貸款4000萬元。

搭平臺。在甘洛縣和越西縣推廣“電商+農戶+銀行”扶貧模式,向電商平臺“彝家山寨”發放定向收購資金1100萬元,貧困農戶將苦蕎、土豆、水果、家禽等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預計戶均每年可增收2000多元。

截至去年底,全行重點支持龍頭企業40戶,貸款金額3.43億元;支持新型專業合作社22戶,貸款金額0.22億元;支持專業大戶607戶,信貸金額2.28億元;支持家庭農場23戶,貸款金額0.09億元。

涼山農商銀行已成為攻克涼山州深度貧困堡壘的硬核擔當。

一份守護

聚焦“普惠金融”,從高山到峽谷,農信人無處不在

“懸崖村”曾經遙不可及,從山底小學到山頂村莊的海拔高差將近1000米,過去,村民辦理存取款等基礎金融業務,都不得不攀爬上千步的梯子。很久以來,這里一直是金融服務的“荒漠”。

四川農信人偏不信邪。20168月的一天,時任四川農信涼山農商銀行昭覺支行行長張正浩及3名客戶經理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身子,攀爬在開展金融扶貧惠農最艱險的天梯上。“手要抓緊、腳要踩實、抓草和樹的根部、不能相隔得太近、盡量不要往下面看”,帶隊的第一書記不停地提醒大家。

涼山農商銀行發揚“背包銀行”精神,利用無線終端將銀行搬進“懸崖村”,現場為村民辦理扶貧小額貸款發放、社保卡激活以及零鈔兌換等金融服務工作。

結合“懸崖村”實際情況,涼山農商銀行搭建起“自助機具+電子金融+電商平臺”三級運作模式;2017年,設立“農村電商精準脫貧示范點”和“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站”,將銀行搬進了“懸崖村”,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農產品網售、消費品網購三大服務目標,累計辦理各類業務達5萬多筆。                     

不僅是金融工具。涼山農商銀行還把金融科技的春風,吹進大山峽谷。

針對涼山州域面積廣、群眾居住分散等特點,涼山農商銀行搭建“固定網點+自助機具+電子金融”三級運作模式,加大自助機具和電子金融推廣,基本實現“三通全覆蓋”即“機構網點鄉鄉通、便民服務村村通、手機支付戶戶通,金融服務全覆蓋”。

一股力量

聚焦“雙基共建”,為貧困村打造穩健的金融人才隊伍

2016年,一份特殊的協議,在涼山農商銀行黨委下轄的15個支行黨支部與21個貧困村之間簽訂。

這是一封“征調令”。按照“選派最能打仗的人”的要求,涼山農商銀行聚焦“人才、教育、資金、黨建”四項幫扶措施,選派45名駐村第一書記及工作人員、8名青年干部掛職貧困縣團干部。

這更是一份“請戰書”。涼山農商銀行主動開展“結對子、認窮親”活動,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戶1013戶、5134人,落實幫扶計劃、開展扶智行動。向貧困宣戰,釋放農信力量。

這份協議,就是“雙基共建金融幫扶協議”。涼山農商銀行按照“支部抓項目、黨員解難題、群眾得實惠”的工作思路,開展“雙基共建+結對幫扶”“支部共建+返鄉創業示范戶”工作。截至目前,已建立黨建扶貧示范點63個,有效提升了貧困村黨組織的戰斗力,做到了“人到、心到、情到、行到”,為當地打造一支穩健的金融扶貧力量。憑借此項工作,2019年涼山農商銀行“黨建+金融扶貧”被中共中央黨校樹立為全國金融機構先進典型,入選中共中央黨校教材。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任務,站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上,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涼山農商銀行將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以更大格局、更大擔當、更大貢獻,繼續譜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畫卷。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責任編輯: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