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四川農信:巧用“金融繡花針” 精準發力脫貧攻堅
2017-05-17 17:18:11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 作者:王曉英 點擊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脫貧攻堅要“下一番‘繡花’功夫”的新要求,鼓舞著全省干部群眾更加堅定地投入脫貧攻堅戰,為今年四川計劃脫貧的105萬貧困老鄉帶來新動力。
2016年,四川脫貧攻堅首戰首勝,2017年將傾力實現再戰再勝。
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下稱四川農信)作為全省金融精準扶貧的主力軍,更是精心繪底稿,細心運針線,用心創繡技,巧妙而科學地用好這根“金融繡花針”,助力全川繡好脫貧攻堅這幅大“蜀繡”。
“找對象” 最有辦法是“第一書記”
“2016年,按照四川農信脫貧攻堅的整體部署要求,先后選派了3名優秀青年員工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選派了近60名青年客戶經理到基層鄉鎮掛職團委副書記……以發展核桃、茶葉、蜜柚、中藥材等當地特色產業為重點,幫助239個貧困村建立相關產業基地10萬余畝,幫助規劃發展山平塘和稻田養魚等水產養殖基地147個……目前,我們轄內培育的‘第一書記’幾乎個個都是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這份來自巴中農商銀行的詳實匯報材料,體現出四川農信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上的用力、用心、用情。
四川農信實施駐村“第一書記”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充分發揮各地基層聯社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號召全省農信“第一書記”帶好頭,采取“支部+貧困村”“黨員+貧困戶”和“系統內黨支部+當地基層黨組織”等模式,將對口幫扶與“兩學一做”有機結合,牢牢筑起了廣大基層貧困村黨建的根基,有效堅定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決心,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取得實效。
2016年,四川農信累計對接貧困村176個,派駐“第一書記”65人,駐村干部達46人,選派專職扶貧副書記1人,幫助貧困村深入分析致貧原因,制定長短結合的幫扶計劃;累計到村指導10054人次,為貧困村直接捐贈資金2394.26萬元,協調爭取資金3613.66萬元;幫助貧困村新建、修繕房屋563戶,面積38689平方米;幫助修建村社道270.47公里,助力新村建設53個,發展特色產業80個,解決安全飲水惠及人口5962人。通過開展“結對子、認窮親”活動,以資金扶持、產業規劃、介紹就業等方式,幫扶貧困戶5027戶15470人。88個貧困縣所在農信社累計捐贈款物290.22萬元;特別設立專項扶貧教育基金,持續幫助廣安前鋒區和南充閬中市貧困學生解決就學困難;面向貧困家庭大學生專項招聘,錄用貧困大學生達45人,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四川農信先后獲得“四川十大愛心扶貧組織”和“四川銀行業助推脫貧攻堅愛心扶貧組織”兩大殊榮。
“打硬仗” 謀定而動念好“融資經”
高質量完成16個貧困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任務——這是省委為2017年脫貧攻堅這幅民生大“蜀繡”繪出的“底稿”。
梳理任務不難掂量出今年的“難度系數”:計劃摘帽縣數為去年3倍,其中6縣為藏區縣;退出村增加一半,彝區村多達528個;脫貧人口數看似未變,但扶貧越往后,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面對脫貧攻堅,全省各級各部門必須選擇“天天打硬仗,分秒不浪費”。
元旦剛過,樂山市峨邊縣縣長栗那針爾就感受到緊迫——1月7日,全省脫貧攻堅驗收考核評估問題整改電視電話會議開到有脫貧任務的160個縣(市、區)。“發令槍”已打響,全省2017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全面啟動。
當栗那針爾正在想辦法籌集全縣產業扶貧資金時,樂山、峨邊市縣兩級農信機構在第一時間按照《2017年金融精準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快速啟動“金融扶貧綠色通道”,為峨邊縣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1414萬元,發放項目精準扶貧貸款累計達1.18億元,有效化解了民族地區產業扶貧融資難問題。
面對類似峨邊縣等老少邊地區產業扶貧融資難問題,四川農信始終堅持“精準對接,做實投放”的原則,用好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政策和財政貼息政策,并探索總結出了“廣元模式”“旺蒼經驗”等;利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幫助貧困農戶逐步改善居住環境;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主線,支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積極用好國家助學政策,持續做好生源地助學信用貸款教育扶貧;科學落實政府貸款分險基金等配套政策,既控制了信貸風險,又防止了老百姓二次返貧。
2017年,四川農信確立了扶貧小額信貸凈增達50億元、確保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實現“三個不低于”等年度目標。
早部署、早實施、早見效。截至今年3月,全省農信累計投放各類金融精準扶貧貸款42億元,余額363億元(含扶貧小貸102億元),較年初凈增30億元,增速9%。
“盯目標”奮力沖刺“整體進行式”
據了解,從2015年10月起,涼山農商銀行就以“惠農興村-整村推進”的模式開展金融精準扶貧,為廣大老百姓辦理小額信貸。該行堅持對轄內行政村、貧困戶評級授信,做到全面建檔、有效授信、授信必用信。對信用額度3000元至5萬元不等的客戶,特別授信最高可至20萬元,并免抵押、免擔保、隨借隨還。此舉有效地緩解了貧困戶保基本、兜底線的問題。
“截至今年3月末,涼山農商銀行涉農貸款136.76億元,其中農戶小額信用貸款35.32億元,累計為轄內1569個村建立農戶經濟檔案26.11萬份,累計授信40.67億元,累計向1.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農貸3.36億元,占全州所有金融機構發放總額的85.5%……在木里縣俄亞鄉,支持30多戶貧困農戶購買小型發電機6臺、電視機20多臺;在昭覺縣阿土勒爾村,對24戶貧困戶發放30.6萬元小額農貸,支持貧困農戶養殖牲畜150余頭,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2500元。其中,支持貧困農戶購買農用機具3000余臺,支持貧困農戶建立小賣部、批發部等小型商貿經濟體2600個,新修旅游客棧140個,購買運輸車輛近2000臺。”涼山農商銀行董事長馮宗連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
“整體推進”這一模式,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打開了涼山金融精準扶貧新局面。
據了解,自四川農信積極開展“支付惠農示范工程”創建活動以來,已使計劃退出的3700個貧困村的基礎金融服務實現了全覆蓋。在加大金融扶貧政策宣傳,組織開展“扶貧日”“金融夜校”等活動的同時,“蜀信e惠生活”農村電商平臺在貧困地區也得到了大力推廣運用,打開了農產品銷路,推動了脫貧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另外,四川農信還特別對聯系村宜賓興文縣毛村、廣安前鋒區會龍村、南充閬中市五龍村和岳林埡村量身制定幫扶措施。通過全面加強系統基層黨支部與聯系村黨支部合作,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按照“五個一批”的精準脫貧思路,切實加大“一對一”結對幫扶力度,確保脫貧攻堅不落下一戶一人;積極展開扶貧示范區創建活動,以嚴的精神和實的作風抓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等行為,把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這一系列舉措均為全省金融脫貧攻堅,營造出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未來,四川農信將繼續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用力、用心、用情融入到“下一番‘繡花’功夫”的新一輪脫貧攻堅戰役之中,切切實實地把任務抓牢、把工作抓實、把脫貧攻堅抓出水平,以優異的成績喜迎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全省共同繡好這幅社稷民生、富饒秀美的“巴山蜀水”錦上之花作出應有貢獻。
責任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