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縣聯社扶貧小額信貸助推“精準扶貧”
2015-09-19 11:15:30 來源:旺蒼聯社 作者:蒲曉琴 點擊數: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自從今年3月啟動以來,旺蒼縣聯社積極參與試點,在省扶貧移民局、當地黨委政府、人民銀行的指導下,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扶貧新模式,有效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致富、脫貧,為貧困地區“精準扶貧”起到了助推作用。
穩扎穩打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一是抓宣傳。試點工作啟動后,聯社專題召開了兩次扶貧小額信貸動員工作會議,聘請了省扶貧與移民工作局同志現場指導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宣講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規定與目的、意義、要求等,在全轄干部員工中形成農村信用社有責任、有義務來做好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認識。在開展評級授信工作前,及時加強與村風險控制小組的合作,逐村召開貧困戶動員會議,大力宣傳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規定、優惠條件、操作流程等,讓貧困戶自愿貸款發展產業項目,放心使用貸款,到期歸還貸款,切實解決貧困戶不敢貸款、害怕貸款的顧慮,為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的推動與風險防范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二是抓培訓。聯社專題召開了全縣信用社主任、客戶經理業務培訓會,重點對貸款對象、評級授信操作、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貸款貼息、貸后管理、限時辦結、陽光信貸等政策規定進行系統培訓,通過培訓強化認識、明確規矩、找準底線,統一對外宣傳口徑,防止因宣傳不當而產生負面影響。三是抓指導。縣聯社領導班子多次深入貧困戶現場調研,及時完善操作與制度體系,建立客戶經理包片服務機制,落實客戶經理調查、審查與管理責任,加大扶貧小額信貸績效考核力度,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為推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四是抓操作。聯社遵循精簡、易操作原則進一步簡化了貧困戶評級授信流程,本著向貧困戶傾斜、風險可控的指導思想完善了貧困戶評級授信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辦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貧困戶評級指標優化為誠信度、家庭勞動力、勞動技能、家庭人均純收入等四項指標,合理確定四個等級,分別授信2-5萬元。截止目前,25個責任鄉鎮10125戶建卡貧困戶已全面建檔評級授信,評級面達100%,并完成已授信8712戶,占比為86.05%,授信金額2.18億元。
把握好四個風險點。一是把握好建卡貧困戶名單審核風險點。由于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時間跨度長,為防止因名單不實、經辦人員工作變動等原因而造成貼息、清收責任、損失賠償等風險問題暴露。嚴格審核建卡貧困戶名單,并要求扶貧和移民工作局提供的建卡貧困戶名單必須是經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鄉鎮、村風控小組、信用社等四方簽字認可,最終由村風險控制小組公示的評級授信結果表并對公示現場進行影像資料存檔。二是把握好評級授信流程操作風險點。在評級授信過程中,明確村風險控制小組成員必須是由鄉鎮政府出正式文件任命,并明確其工作職責;明確村風控小組是評級責任主體,在評級過程中,信用社包片客戶經理做到全程跟蹤,確保評級的真實性;明確信用社是授信主體,在評級的基礎上,根據村風險控制小組所采集的評級信息,逐戶核查戶主、家庭成員在信用社有無貸款或不良記錄,對有不良記錄的要調整評級結果并相應調整授信額度;明確評級授信結果由村風險控制小組對外全面公示。三是把握好貸款用途審查環節風險點。聯社嚴格監控貧困戶貸款資金是否真正使用到所規劃的發展項目上,并在發放貸款時,堅持村風險控制小組簽注意見,客戶經理現場核查項目規劃及可行性,對于無項目的一律堅持不予辦理貸款。同時,實行貸前談話。在貸款發放前,向貧困戶進行政策宣講,讓貧困戶理解政策規定并承諾按期還款后,才給予辦理貸款手續。對于認識不到位、政策理解有偏差的一律不辦理貸款,把風險防范工作前移。四是把握好貸后管理責任落實風險點。從內部來講,堅持把扶貧小額信貸與“小額農貸四包”相結合,實行由客戶經理包發放、包收回、包管理。從外部來講,第一把清收與管理的壓力傳導到村風險控制小組,形成村風險控制小組不敢于講人情、不敢于講情面對貧困戶評級或對無項目、無收入來源的貧困戶簽注意見而發放貸款。第二充分征求金融聯絡員的意見,凡金融聯絡員不同意發放的貸款堅決不發放。第三及時完善風險損失賠償協議。針對政府承擔的風險損失賠償比例,及時與政府、縣財政、縣移民局簽訂四方協議,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責任與權利、賠償操作流程等,確保損失賠償有據可依。
經過近4個月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付出,旺蒼聯社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初見成效,自6月24日五權信用社成功發放首筆扶貧小額信貸以來,聯社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302戶,金額910萬元。
責任編輯: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