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出臺“二十條措施”促進我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5-09-19 14:50:50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為進一步激發群眾創新創業活力,實現新增長、擴大新就業,近日,市工商局出臺了《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十條措施》,提出放寬準入條件,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簡化登記手續,方便企業注冊登記;積極引導扶持,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實施商標戰略,鼓勵創新創優等措施,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達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放寬準入條件,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措施》提出:下放登記權限。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凡在我市創業人員申請登記為公司、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均可在企業所在地縣(市、區)工商局登記注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由設區的市及以上登記機關登記的除外)。
放寬企業名稱限制。取消冠達州市名企業名稱的注冊資本限制;支持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名稱體現行業特點,允許企業名稱核準登記后1年內,有特殊原因可以申請變更登記;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后,在保留期內,允許其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申請調整登記機關;對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個人獨資、合伙企業轉型為公司的,原則上準予保留原字號名稱。
放寬經營范圍核準登記。凡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未禁止準入或未規定需辦理前置審批許可的新興行業,允許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各類別,自主選擇、靈活表述的經營項目用語進行登記;支持企業自主決定經營事項,對從事核定經營范圍以外的事項,不屬于特許經營的,可在經營時向工商部門備案說明。
放寬組建集團公司條件。積極支持創新、創業人員擴大企業規模、組建集團公司,凡母公司注冊資本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母子公司注冊資本總額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且擁有2個以上控股子公司的,允許申請設立集團公司。
放寬經營場所限制。允許市場主體在住所以外設立經營場所,經營場所與住所在同一縣(市、區)轄區內的,可以申請經營場所備案;允許“一址多照”,同一地址可以登記為兩個及以上市場主體的住所(經營場所)。
簡化登記手續,方便企業注冊登記
《措施》提出: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按照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改革進程,嚴格落實“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四證(含企業印章準刻)統發”的同時,工商部門牽頭做好“三證合一”登記改革各項準備工作,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施后,和全國、全省同步推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提高登記效率。
實行“先照后證”登記。凡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將工商登記前置改為后置審批的,登記機關根據企業的章程、合伙協議或者申請,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核定經營范圍,核發營業執照,一律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交相關審批部門的許可文件、證件等。
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支持。鼓勵利用網店、微店、QQ店開展經營活動,自然人依托網絡交易平臺經營的網店,不申請登記的可以不辦理營業執照。
簡化和完善注銷流程。在強化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化的基礎上,抓好企業簡易注銷登記試點,積極探索對個體工商戶、未開業企業、無債權債務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推進市場主體退出便利化。
積極引導扶持,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對個體工商戶注銷登記和轉企后的企業設立登記采取合并辦理的方式,原個體工商戶登記檔案相關材料未失效的可以作為轉企后企業設立登記材料;“個轉企”企業登記后,允許繼續使用原名稱或原字號后綴以轉型后的企業組織形式。
積極搭建股權質押融資平臺。支持投資人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權作為獲得金融機構貸款的擔保標的,利用股權質押進行貸款融資;對申請股權質押登記,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予以辦結。
此外,《措施》還就簡化知名商標評審手續,以及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管理制度等作了明確規定。
責任編輯:侯雷